高中语文教学论文15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部分老师对语文教学和文学教学的关系弄不清楚,甚至很多人认为语文教育就是文学教育,对此,叶圣陶在《国文教育的两个基本观念》中说:“国文的涵义与文学不同,它比文学宽广得多,所以教学国文并不等于教学文学。”廓清认识,明白了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正确而有效地实施文学教育的前提,也只有从这个前提出发才有可能把握住文学教育乃至整个高职语文教育的核心。关于语文教育的归宿问题,叶圣陶认为,语文教育的归宿是:“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当然单纯依靠文学教育是很难达到这个目的的,但是,在语文学科中,“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又必须借助文学教育。可是在目前的高职语文教育中,文学教育却是缺失的。虽然中国自古以来的语文教育都有或多或少的文学教育的成分,但是至今很少有人对高职的文学教育这一块进行调查、整理和研究,笔者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还没有文学教育相关的专门著作,在高职语文教育相关的教育刊物和学术刊物上刊发的有关文学教育研究的文章很少,甚至国外关于文学教育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同样也缺乏相应的研究。总之,我们的文学教育是既无传统可继承又无经验可借鉴的,我们高职教师在教授文学课的时候,基本没有正确的可供参考的理论来指导自己,唯一可凭借的就是高职语文新课程标准,其他的全凭个人感觉和自身修养。虽然如此,但高职语文课是必须要进行文学教育的。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对于高职语文课的文学教育问题有一点初步的认识。笔者认为,出现问题,一定要找到出问题的原因。高职语文文学教育的缺失是有原因的,找出原因,并且针对这些原因来找对策才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做的事情。
一、目前高职文学教育的缺失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刘真福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文学教育曾走过一条曲折的道路,在20世纪50年代的一段时间里语文课等于文学课,60年代文学教育却销声匿迹,80年代文学教育又开始复兴,到了90年代,文学教育理念更新,但仍未衍生出新教学体系,到了21世纪,语文界在高职文学教育理论方面都没有作出系统深入的研究。文学教育是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方面,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精神成长。但是在现实的高职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却越来越显得缺失。眼下高职语文的教学变得越发技术化和工具化了,教师在课堂上对文学类文本的讲授越发缺少文学作品应该有的悟性、感性以及整体性的感知,教师也越来越缺少自身对文本的文学感受,更别谈对学生内心感悟的引导了,充斥在课堂上的几乎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程式化、模式化和概念化,还有在这一程式化、模式化、概念化过程中层出不穷的解题技巧,是对“形”的精雕细刻,最终导致“形”存“神”亡。除此之外,高职语文教学的评价体系、考试体系也越来越追求所谓的科学化、客观化、定量化,甚至是主观性极强的阅读理解题、练笔写作题,也有标准答案,毫无灵活性。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高职语文课堂文学教育的缺失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是种种原因交叉作用的结果。
(一)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功利主义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
虽然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教育部也于20xx年制定了五年制高职语文新课程标准并将之宣传和推广,但是在我们很多中学,应试教育仍然主宰着教育形式。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眼光往往都盯着“升学率”这个目标。这种情况也延续到了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所谓文学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过程,它要达到的目标就是体验作家在作品中所表达出的深意、诗意和个性。在现在的五年制或者三年制的高职语文课堂中,文学教育的特点被消解,文学课几乎成了阅读理解课,目标就是寻求标准答案,文学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模式化和标准化。
(二)注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性
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特别是最新的《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的问世,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了深广的影响。可是,很长时间以来,教师在语文教育中都特别强调其工具性的一面,而对于人文性的一面,则绝口不提,只重视知识技能的训练却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很多教师认为高职语文课的任务无非就是向学生传授一些语文知识,培养各种语文能力,对于更为重要的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健全人格则重视不足。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忽视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厌其烦地把好端端的一部文学作品分解、切割,总结出许多莫名其妙的主题内容和艺术特色;学生则被动地将这些主题内容和艺术特色死记硬背下来,本该是学生自己感悟、理解、表达,却最终都由老师代劳了。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智慧、感悟、体验、个性化、想象力、道德感、创造力以及审美意识等都在高职语文教育精心构建的知识体系以及文学教育的工具性和知识性的目标导向中消失了,逐渐把审美感受过程解构为材料运作过程,文学的整个审美世界被遮蔽了,文学的审美感丧失了。
(三)教学评估制度
目前,几乎所有学校的教学评估制度都是以考分为标杆,这就造成了文学教育以考试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完全失去了文学教育的本质。文学的特点决定了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内隐的、潜移默化的,它侧重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这就包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等各方面,短时间内难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这就导致教师固守陈旧观念,对文学教育顾虑重重,以教材为本,甚至认为教学就是教“书”,很多教师就照着课本和教学参考书、教辅资料等来“照本宣科”,采用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强化训练,以使其符合现行的教学评估制度的要求。这样高职学生便很少有自由阅读的时间,更没有特定的时间来接受阅读指导,甚至教师也无法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因为他们的教学方式已经模式化了,这是很可悲的。
三、补充文学教育内容,提高文学教育质量的对策
通过研究,笔者发现了高职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教育是缺失的,并且找出了文学教育缺失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姑且称之为对策。笔者认为,文学教育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现行教材为基础,与课文教学结合起来,适时补充足够的文学内容。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文学欣赏水平,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培养其高尚的艺术趣味,学习成功的创作经验,从而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学生的需要,编写适合“90后”“00后”的校本教材,并且课本要不断更新完善
……此处隐藏23973个字……信息提取过程,这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无太大的帮助。因此,我们要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留有一定的发挥空间,能够与生活结合起来,带给学生以无限的遐想,展开充分的想象。这样,学生就能从多个角度来思考,更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提问的时机性。正所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不分时机的随意发问,只能让学生产生心理上的疲惫,而懒于思考,怠于思维。因此,教师要在最为恰当的时机提问,如文章的重难点处、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固然重要,但提问同样重要。较强的问题意识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对此,爱因斯坦有过这样的论述:“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提出问题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路,要让学生寻着这条线来展开探究,在探究整合知识、融入生活,来提出富有见地的问题,这正是学生展开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的必然结果,正是学生创新意识的集中体现。三、创设语文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最终要体现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之中。脱离实践这个平台,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树立真正的大语文教学观,要突破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只注重教材传授的教学,要将学习的空间引向宽广的现实生活,创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展现自己的特长,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平台。如改编课本剧,文学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可以让学生对教材中的某些文章或片段来创编课本剧,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站在文中角色的地位,运用语言、动作、表情来体现人物的特点等。这样的活动将静止的文字还原于栩栩如生的画面,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更利于学生感受文字的无穷魅力,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同时有利于学生语文听说读写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立足学生的现实水平,依托语文学科特色,讲究教法学法技巧,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氛围、宽松的环境,创设实践的平台,以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从而造就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15摘要:笔者从教于农村已二十余年,深感农村高中语文教学已步履维艰,缘何?这其中有社会的原因,有家长学生的原因,有体制的因素,还也有教师自身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有诸多思考,并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现就这一问题做粗略的论述。
关键词:农村高中语文;困境;教学探索
一、农村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首先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北大毕业生出来卖猪肉;“985”“211”院校部分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大学花费几十万,出来第一份工作一、两千;父母花300万送孩子出国念书,回国找工作月薪20xx……各种负面信息的报道,导致学生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自己的前途、未来充满迷惘,在学习上表现为懒散、不思进取。作为教师,空洞的说教显得苍白无力,也找不到有力的实例来向学生说明读书的重要性。其次农村学生留守现象严重。农村学生父母大多都外出打工,家里只剩学生自己,或者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导致学生缺少监管。学生在校表现,教师不能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问题日积月累,行为习惯越变越差,紧跟着学习跟不上,行为习惯再滑坡,学习更差,形成恶性循环。体制因素、教师因素。笔者所在的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一个教育大县。全县GDP主要靠外出务工人员支撑,近几年政府依靠卖地发展房地产,财政收入有所好转。庞大的教师队伍工资绩效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有时因为财政困难,教师的一些福利会拖延发放或取消发放,这导致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一味强调升学率,教师本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实行题海战术,这样备课又轻松,效果又好,还能得领导表扬,何乐而不为呢?这种情况下教出来的学生,只会做题,但听说读写能力较差,语文素养并未得到真正的提升。
二、教育教学方法探索
结合农村学生的现状,笔者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要想提高学生成绩,又要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必须实行两手抓策略,一抓基础,二抓能力。如何抓基础呢?学生刚进入高一,我就对学生进行天天练基础训练,周周练能力训练。每天课前利用五分钟训练学生2、3道成语题、语病题,做完立马评讲。周练题一般选择阅读题,文言阅读、小说阅读、诗歌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穿插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解题能力、解题技巧得到了提升。如何提高能力呢?首先在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考虑到农村学生见识短浅、知识面狭窄的问题,我引入了“创意境教学法”。比如,在教授《雨霖铃》一课时,学生很难具体感受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所传达的诗人天涯孤旅的那种寂寞漂泊之感,我首先在网上寻找到一些应景图片让学生欣赏,紧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杨柳、晓风、残月所营造的意境,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整个流程下来,学生对诗人情感把握已经很到位了。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每节课尽可能请更多学生上来展示自己。不管是古诗、文言文,还是现代文,我很注重学生读的能力的培养。一篇文章,连读都读不好,何谈其他?初接触一篇文章,我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读,分男女读,分角色读,而且要求他们之间形成竞争,看哪个小组读得好,看谁读得有感情。通过读,学生也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课堂上,我尽可能提问更多的学生。每接触一篇新的课文,我会精心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然后谈自己的看法。比如学习《张衡传》,我在和学生一起梳理完课文大意后,就抛出了这样两个问题:1、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哪些地方?2、以“我看张衡”为题,谈一谈你对张衡的看法。第一道是一道梳理题,同学们基本能在文中寻找到答案,第二道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学生只要言之成理,可以随意谈自己的看法。在这节课上,同学们十分踊跃。有人说张衡虽然有高尚品德和极高天赋,但在做人上还显得懦弱、虚伪,有文中原句“诡对而出”为证;有人认为张衡的这种诡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有的时候我们要学会避其锋芒;还有人觉得人无完人,我们不必对此吹毛求疵,正因为此,张衡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高大全的神化形象。在我们的文学作品里,苏轼、屈原、司马迁、苏武等文学人物都给人感觉普通人很难达到他们这样的高度。再次,我很注意赏识教育。只要给学生布置了作业,我不管再忙都要批改,批改了必定点评,点评一般是展示做得好的同学的作业。现在多媒体运用普及,我把学生作业照成照片,然后在全班进行展示,告诉大家这位同学做得好的原因,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为提高学生答题能力,在教学中我还贯穿答题技巧的训练。任何一道高考题,它所考查的能力点都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吃透高考题,如何在新课的讲授中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宋太弘,试论农村高中语文教学的困惑与对策[J].课外语文,20xx.(24).
[2]赵翠琴.孙中华,浅谈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低效现状[J].中学语文,20xx.(09).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