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论文(15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钢琴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钢琴教学论文1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高科技教学手段的数码钢琴被广泛应用,运用数码钢琴为教学手段的基础钢琴课使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得到了延伸,在钢琴教学中越来越明显地发挥着自身的优势。但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加,传统“一对一”的钢琴授课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正常的教学需要,教学模式的革新以及教学手段的转变势在必行。
20xx年,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开设了基础钢琴课。基础钢琴课是针对非钢琴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学时为两年。它是一门运用钢琴进行音乐实践的专业基础课。它不以培养精湛的演奏技艺而是致力于适应满足音乐专业学生的需要为目的:即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钢琴演奏能力又要使学生通过钢琴弹奏获得更丰富的音乐知识,从而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自身的修养。目前学校的基础钢琴课是以数码钢琴课的形式来进行教学。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基础钢琴课现状,探讨提高授课质量的措施。
一、基础钢琴课的教学现状
(一)基础钢琴课的学生现状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xx年招生音乐学专业四个班共三百多人,其中除了十名主修钢琴学生之外,其余的学生都要进行基础钢琴课的学习。这些学生一共被分为16组,每组12或16人,每次课为2学时,由钢琴教研室的不同教师进行授课,本人分有其中3组(音乐学1班和2班的部分同学)。这些学生多数都是成年人,因此他们的知识面比较宽,理解能力也相对较强,他们的生理、心理以及接受能力等各方面都不同于低龄的学琴人群。同时,每一小组同学入校之后的钢琴基础有所不同,他们中包括从小学习过钢琴但高考是以其他主专业考取大学的,也有为了应付高考副专业临时“突击”的,但普遍都是以前没有接触过钢琴的。
(二)目前基础钢琴课教学的利与弊
高校的扩招使学生生源数量猛增,该院已从20xx年的几百人增加到现有一千多名学生,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已经适应不了扩招改革的需要。但基础钢琴课有其自身的优势:首先,这种授课形式可以避免重复讲解,提髙了教学效率。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钢琴,教师对于钢琴弹奏的基础知识可以做到一人讲解使整个小组的同学受益。比如共性的技术问题,教师边讲解学生边练习,发现某些学生练习得不规范可以个别指导予以纠正,甚至作为反面例子以示其他同学不要再有类似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授课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提高心理素质。数码钢琴课是小组课的一种形式,它不同于钢琴个别课,尽量避免对于乐曲的速度、音色等方面自由处理。因此,基础钢琴课在每次“回课”同学齐奏的时候要求“齐”。这样就需要每个同学之间相互倾听,互相照顾,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突出自我。有些学生心理素质不是很好,每次“回课”时,琴声还没响手巳经开始吓得发抖,通过小组课可以给学生单独演奏的机会,自己当演员,其他同学当听众,这样久而久之,紧张的心理因素就会慢慢克服。最后,可以培养学生学习钢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于乐曲可以进行四手联弹、变奏练习等等新颖形式进行训练,通过课堂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大家在课堂上一起学习、活动、练琴、竞争,相互之间很容易受到感染,潜移默化融入其中。
同时,钢琴基础课也存在着弊端。首先,忽视个性化教学。由于授课形式和课时的限制,基础钢琴课是采用1对16的授课方式,学生入学时的钢琴程度不同,对于个别学生指导也受到了限制。每次回课教师不能够给每个学生细致的指导,只限于共性的问题简单说明。其次,教学矛盾日益突出。由于教师个性的差异,同一个班级的不同组同学最后考试时的进度有很大差异,其中包括平时布置的练习曲以及乐曲都存在较大差异,很难达到一致性。最后,影响个别学生的技术发展。由于少数学生人学前具备一定的钢琴程度,但是基础钢琴课强调授课内容与进度的一致性,导致个别学生的钢琴水平停滞不前,久而久之对钢琴失去了兴趣,影响了正常的钢琴技术水平,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三)钢琴基础课教材的运用
教材的质量和科学有效的使用是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因素。20xx年之前,该院一直沿用着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如《钢琴基础教程》1一4册,《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车尔尼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车尔尼快速练习曲》作品299等。20xx年采用了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修钢琴教材》1—4册,20xx年又换回《钢琴基础教程》1—4册。在基础钢琴课的教学中,练习曲从车尔尼作品599开始练习,同时与《钢琴基础教程》一起使用,选择其中的部分乐曲进行练习。《钢琴基础教程》从最初的识谱、识键盘开始,由浅人深地编排了中外的乐曲以及基本的技术训练,并把部分的弹奏要领及乐曲的弹奏要求做出简明扼要的注释说明,其选择的乐曲几乎是无可挑剔的。这针对传统授课的钢琴个别课是套非常好的教材,但对于钢琴基础课教学的适用性存在着弊端。由于基础钢琴课的学习时间短,因此,难以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有关钢琴演奏的技巧、方法和知识。笔者认为,基础钢琴课的教材应该具有针对性、实用性。针对没有钢琴基础的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全面系统的编配教材,使其对于钢琴的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比较深入,从而有利于进入大学三年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的学习。
二、提高基础钢琴课教学质量的对策思考
(一)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钢琴基础课教学的教师队伍个体差异较大,很多由音乐学院非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承袭了专业院校个别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内容等观念,在小组课当中尽自己能力来塑造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钢琴基础课本身只有两年的学习时间,而且很多同学没有钢琴基础,所以完全或基本按照音乐院校的模式是行不通的。随着钢琴基础课教学大纲的不断完善,很多教师也意识到这个问题,钢琴基础课教学不是培养钢琴专业人才,而是培养从事各种类型、层次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以及企业文化生活组织者等。因此,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与综合专业技能。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逐渐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方法,将此项教学改革从时间、对象、步骤、授课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上进行规划,并置顶实施计划,在改革中不断总结与完善。把一些音乐现象用语言表达,争取对自己所理解、接触、研究过的音乐作品要有清晰地概念用语言表达完整,对于其他音乐理论课如和声、曲式、复调音乐要有所熟悉,要有实际演奏和即兴伴奏的能力与经验,掌握即兴伴奏的一般原则和规律,使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这样,教师才能很有把握的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最终达到培养优秀音乐人才的目的,使其适应社会的需要。
……此处隐藏39882个字……下键。断奏,即跳音奏法。断奏的触键要点:触键时间短,触键快且离键快;指尖牢靠且富有弹性;触面极小。在断奏的学习中,触键快、离键快是一个重要环节,触键的弹性感也是关键。五、高校钢琴教学的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应用
(一)教育理论的应用
1.现代教育理论在教学方式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钢琴教学方式可以具体总结为情景式、阶梯式和分层式。教师在钢琴教学上采用情景式教学,营造钢琴演奏的情景,学生感受其氛围,个人状态能够得到很好的调整。为了解决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可以采用分层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区分教学重难点,选择适合学生练习的曲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阶段式的教学方式是在学生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生做出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反应和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做出教学计划上的调整。[4]为了创新大学钢琴教育教学方法,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进步。学校应该搭建信息交流平台,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模式,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比如,可以搭建和优化多媒体设备,方便教师授课。教师也要时刻注意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对自身不足之处加以改善。学校可以经常组织教师间的研讨会,加强教师间工作经验和心得的交流沟通,促进彼此的成长,提升学校整体的的教育教学水平。
2.现代教育理论在教学组织模式上的应用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办学规模和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在此基础上,高校应该转变传统的钢琴教学组织模式。通过构建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模式,解决钢琴教学中的一系列难题和矛盾,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钢琴教学的实践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这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上融入现代化的教学内容,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就业方向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技术指导。学校可以经常组织组合演奏活动和钢琴演奏模拟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教师可以定期对学生演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学生表现的差异进行区别指导。高校钢琴教育教学创新要本着科学高效的原则,打造个性化的教学组织,同时注重多元化的教育教学课程安排,构建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体系。
3.现代教育理论在教学重点中的应用
把握教学重点是高校学生学习的关键部分。学生通过对教学重点的掌握,学习效果能够得到强化,教师构建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也能够及时高效地完成。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在帮助学生掌握作品理论知识的同时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其内涵,通过不断训练学生的演奏技巧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而这些工作进行的前提就是学生要掌握教师教学的重点。高校钢琴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对学生的不断训练,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综合应用与创新。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明确教学任务和方向,确保学生能掌握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比如可以选用新颖的曲目供学生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1.现代教育技术在创新教学方式上的应用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校钢琴教学的教学方式也要做出创新。创新教育教学方式能够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通过现代技术与教学方式的结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要采取实践教学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模拟的音乐汇演或其他音乐合奏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演奏水平。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观念,采用人性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注重因材施教。此外,通过课堂教学的模拟训练,引导学生感受钢琴演奏的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演奏的视频或相关片段,通过画面与声音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教学内容。在高校钢琴教学中,读谱和演奏是关键的内容。读谱作为一项基础性的训练项目,能对学生的钢琴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很多学生因为基础较差加上读谱难度大而渐渐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疏导,帮助学生了解读谱的重要性和具体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重新恢复钢琴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注重因材施教,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加以辅导强化,在后期的钢琴教学中也要积极引入,使读谱训练融入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要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基础训练的趣味性。学生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要进行大量的听觉训练,培养对音乐作品的感情,促进理解。钢琴演奏训练的方式有很多,教学应该加强对学生手指、关节、手型自控的训练,培养学生专业演奏的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际钢琴演奏中,经常为学生提供实战的机会。学校也要经常组织各种音乐合奏的项目,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其中。[5]
2.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模式上的应用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开展表演直播活动,将学生的钢琴演奏放在网站上,吸收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评价。可以鼓励学生合作或是单独录制一个视频,在课堂上播放,教师进行评价和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不足,师生间的互动也会更加频繁。学生可以自主形成一个互助小组,成员可以是两个或多个,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得到提高。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采取一对一的教学形式,通过基础较好的同学的引导和帮助,基础较差的同学也能够迅速进步,在整体上达到互帮互助的效果。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的道具也可以有多种选择,现代化的电子产品和多媒体教学都可以作为教学道具。此外,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开展远程教学模式,通过线上与线下的结合,钢琴教学活动也能融入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的课外学习也能够得到指导强化。钢琴作品和演奏的视频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学生可以借鉴他人的心得进行自我评价和管理。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提升,课堂教学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结语
通过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高校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配合,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能够得到根本性的转变。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该努力学习现代化的教育理论,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教师作为引导者,二者相互配合,积极推动高校钢琴教育改革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徐雅君.大学钢琴教学改革中现代教育理论的有效应用[J].北方音乐,20xx(18):175.
[2]戚鸣.大学钢琴教学改革中现代教育理论的运用[J].黄河之声,20xx(18):19.
[3]江幸哲.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数码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xx(3):25.
[4]余嘉安.高校钢琴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探索[J].戏剧之家,20xx(22):219.
[5]周红生.现代教育理论在大学钢琴教学改革中的有效运用[J].成功(教育),20xx(18):351.
文档为doc格式